桥上,车辆如流,鱼贯而行;桥下,则是另一番景象:一群人在球场上活力四射地奔跑、精准传球、跃起投篮……这一幕发生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姜村特大桥下,市民们正享受着打篮球的乐趣。

  为了最大化利用桥下空间,近年来,西安市积极行动,大力推动桥下空间的开发与改造工程。通过精心设计与规划,这些空间被巧妙地转化为运动场馆、休闲绿道等设施,不仅为城市增添了更多的运动空间,还有效满足了居民就近锻炼的需求,成为了城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市民李先生是一名足球爱好者,经常与朋友在桥下的运动场馆里踢球。“我们单位就在附近,下班后步行几分钟就过来了。”李先生说道。

  “足球等球类运动对场地高度有一定要求,而高架桥下的空间恰好符合这一条件。”运动场馆的管理人员进一步解释说,高架桥下设置运动活动场地的优势显而易见:首先,经营成本相比来说较低,使得向公众收取的费用更为亲民。其次,桥面自然形成的“遮阳篷”既避免了夏天烈日的暴晒,也无需担忧雨水侵扰。最后,球场紧邻道路,交通极为便利,停车问题也迎刃而解。

  对于篮球爱好者马先生而言,桥下篮球场的开放时间长且不受扰民限制,正是他选择此地的根本原因。“虽然小区内也有篮球场,但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扰民,对打球时间有着严格规定。相比之下,桥下的篮球场直至晚上11点才熄灯,让我可以尽情享受篮球的乐趣。”

  除了球类场地,西安市还巧妙地将部分桥下空间转变为绿意盎然的绿带公园。在建工路高架桥下,能够正常的看到老人们在绿道上悠然散步、健身。这里配备了健身广场、儿童游乐设施以及棋牌座椅等设施,一应俱全。“这片场地宽敞,设施完善。最近社区正在筹备晚会,大家都爱来这里排练。”66岁的退休职工马阿姨高兴地说。

  曲江新区新开门立交桥呈环形,桥下和环内有大片闲置空间。这里不仅进行了园林绿化,更被打造成了一个集2块五人制足球场、2块网球场和2块标准篮球场于一体的新开门运动公园,辐射周边多个小区。在桥下北侧,还特别设立了功能齐全的运动驿站,内含卫生间、浴室、更衣室、物品存放区以及医务室等,全方位满足来此休闲锻炼的市民。

  为促进桥下空间集约高效利用,按照安全第一、公益优先、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利用原则,调研居民的日常需求并积极探索,有关部门最终决定在部分桥下打造“交通+运动”桥下空间利用示范点。“桥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实现了多重效益,不仅有效盘活了城市的闲置资源,更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活动场所。”城市管理部门相关负责的人介绍道。

  近年来,西安市在桥下空间的多元化利用上进行了诸多尝试,包括设置公交停车场、公共自行车停放点、市政车辆停车场以及建设公共活动空间等,旨在打造“一桥一景观”的独特风貌。因地理位置、周边需求及用地条件各异,因此在利用过程中,西安市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一桥一策”原则,考虑合规性、安全性、效率性、适宜性和景观性,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在新兴南路快速路高架桥下,绿带公园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闲适的休憩场所,老年人买完菜后围坐在一起闲聊,家长们则推着婴儿车在长廊中散步……

  赵先生已在周边小区居住了20多年。“以前这里的环境可没这么好,活动区域也小,去趟公园也不太方便。自从桥下空间改造后,这里就成了我们日常休闲的好去处,空间足够个人会使用了。”如今,像赵先生这样的居民,空闲时间到公园散步、聊天、遛娃,慢慢的变成了了一种生活小习惯,桥下空间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今年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逐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明确在101个市(市辖区)实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

  春节是家人团圆的时刻,而有这样一群建设者,他们放弃了休息,坚守岗位,用拼搏实干诠释着工地上的别样年味。

  春节过后,各项目在复工复产时,工人思想容易松懈,设备设施因停机重启存在安全风险等隐患,加之部分项目为赶工期、抢进度,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经济兴则文化兴,吉安的历史演进再次印证了这一内在规律,而书院鼎盛则是鲜活的例证,也成为这里的一张靓丽“名片”。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今年,重庆市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27个、3011万平方米,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外墙安全、居住环境、消防安全、充电设施、加装电梯等实际问题,着力补齐社区功能短板。

  随着电瓶车在城市出行中的普及程度逐渐提升,其充电问题日渐凸显。为解决这一难题,不少社区开始在电瓶车棚内设置充电防火隔墙,不仅为车主提供了便捷的充电服务,还增强了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保交房攻坚战顺利完成2024年既定目标——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桥下空间变身“运动乐园”

建设周期:2025/02/06


所获荣誉

市政园林


项目概述
返回列表

申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