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家“银行”不存钱只存树

发布时间:2024-07-10 来源:新闻中心

  ●“行道树银行”选址闲置地块,如临近居住小区、商业区的暂不会进行建设的临时绿地

  “要移的树太多了,不晓得往哪儿放。”7月2日,在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的一场座谈会上,双流区城乡园林绿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提出了工作中面临的难题。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日前出台的《成都市城市树木移植统筹利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将解决以上问题。根据《办法》,双流区的这批树木可以移栽到成都其他区(市)县的市政绿地或市政绿化项目上。

  城市树木既是城市绿色生态价值的体现,也是市民乡愁情感的寄托。成都在对部分城市树木进行迁改、移栽的同时,如何把树木保护好,留住大家的乡愁?为此,记者正常采访了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近日,都江堰市江安河绿道公园内多了一批新树木,它们来自“M-TR有轨电车项目”途经点。都江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样只用迁移一次树木,既避免了对树木的伤害,也节约了苗圃存储养护的费用。”

  “道路交通建设和老旧城区更新等城市建设项目,必然会涉及树木的迁改。”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园林绿化处处长李智彪说,经估算,成都1年大概有3万株树木需要移栽。以前的常规做法是将树木移植到苗圃中养护3至5年,待树木长势和冠幅恢复后,在城市绿化需要时,再将树木从苗圃移植到城市绿地中。“这样树木会被迁移2次,不仅会对树木造成损伤,还会产生两次迁移费用和苗圃管护费用。”

  在李智彪看来,造成这样的一种情况的原因是没形成较为系统和规范的供需对接体系,市级和各区(市)县的资源渠道也没有打通,导致树木资源的统筹配置不完善,各方支出成本比较高等问题。

  《办法》提出,城市树木移植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考虑树木的生长特性及栽植地景观需求,尽量通过一次移栽应用到城市绿化建设,避免短期内重复移植。

  具体怎么操作?李智彪举了个例子:“比如,这里的轨道交通项目需要迁移出去一批树木,环城生态区建设或者道路绿化建设需要一批树木,那么通过统筹协调,精准对接供需双方,树木就可一次性移植到位。”

  《办法》出台前,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也做了一些试点工作。“比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二期背景林的上万株树木,就是轨道建设和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移栽而来的。”李智彪说。

  都江堰市在当地选址了近年来“拆墙增绿”的闲置地块,对需移植的行道树进行集中栽植;无法精准找到需求方进行移植的树木,将被栽种到“行道树银行”中。

  《办法》指出,区别于苗圃,“行道树银行”选址闲置地块,比如临近居住小区、商业区的暂时不会进行建设的临时绿地。

  城市的“空白处”需要绿色空间,这样既可以美化城市环境,也能节省苗圃土地费用及管护费用。

  根据《办法》,建筑设计企业按照“工程建设涉及城市绿地、树木行政审批”程序和要求做树木移出需求信息及统筹意向申报;树木接收单位根据本地需求情况及时进行树木接收需求信息申报;相关树木信息发生明显的变化需实时更新,形成动态有效移植树木信息数据。将供需双方的需求数据“存放”在“银行”,树木栽种在“银行”,后续通过供需匹配再进行树木移植。

  “学校、医院以及公共空间都可以向‘行道树银行’登记需求。”李智彪介绍,比如在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将树木移植到“行道树银行”,待项目建设完成后,该地进行景观恢复时又会需要种植树木,这种情况“银行”会优先满足。

  “现在,我们开发了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智慧云平台,能轻松实现城市树木资源共享和统筹区域联动。”李智彪说,有需要树木的学校、医院以及公共区域都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上申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倢)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申请合作